“5月20日来的,打算住满半年再走。”8月15日傍晚,安顺经开区三合苗寨的露营基地炊烟袅袅,四川游客秦安明正支起炉灶准备晚餐,“和车友们围坐在一起,在安顺这个临时的‘家’里小聚,日子美得很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这是他第二次组织车友来这儿,与去年不同的是,这次他还带来了不少打算在安顺长住的“新市民”。
“选安顺就图两点:一是凉爽气候让人舒坦,二是这儿的人真把游客当家人对待。”秦安明的车副驾储物格里,放着本“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市民”的证书。
去年初次来安顺时,当地乡亲拉着他逛村寨、赏荷田、品长桌宴,临走时还特地颁了本荣誉证书。“去过全国不少城市,这份沉甸甸的心意,比任何纪念品都金贵。”秦安明笑着说。
回去之后,他成了安顺的“宣传大使”,在车友群和亲友间反复念叨在安顺的暖心经历,大伙儿听得心痒,都吵着要来看看这个“把游客宠成家人”的地方。
今年,秦安明开着房车再赴安顺,同行的还有60多位被他 “说动”的房车车友。“当地对我们依然热情,每天都有保洁员把露营基地拾掇得清清爽爽,还常邀我们参加田园采摘,一点儿不把我们当外人。”
除了房车露营的车友,另有40多位朋友被安顺的清凉气候打动,索性在当地租了房避暑,“安顺的气候太好了,比在空调房里舒坦十倍。”秦安明说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
编辑 杜延卿
二审 范力
三审 聂娜